时间: 2025-10-12 14:26:32 | 作者: 爱游戏官网下载
当希腊雅典机场的记者围堵着刚被驱逐的格蕾塔・通贝里,追问她在以色列监狱遭遇 “揪发殴打” 的细节时,远在中东的加沙海域,一场更关乎中国能源安全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。
以色列借着驱逐19国援助者的风波,悄然将加沙封锁范围扩大了将近一倍,而这条被忽视的 “封锁线”,恰恰卡住了我国每年数千万吨原油进口的咽喉。
你可能会疑惑:一场针对援助者的驱逐行动,怎么会和中国的加油站、工厂用的原油扯上关系呢?这背后,藏着三条环环相扣的风险链条,每一条都关乎我们的能源稳定。
![]()
2025年8月31日,这支由57个国家志愿者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启航时,没人想到后面会发生什么。
船队由42艘船只组成,比最初计划多了2艘补给船,船上除了2000吨大米、500箱药品等援助加沙的物资,还有479名志愿者。
![]()
其中既有像通贝里这样的国际知名人士,也有来自中国香港的3名公益从业者,他们原本计划记录加沙的人道主义状况,却没想到会成为以色列 “强硬政策” 的目标。
10月1日深夜,当船队行驶至距加沙海岸70海里的国际水域时,以色列海军的行动打破了这一切。
根据船队随行记者事后通过卫星电话传回的信息,以军先是出动3架 “苍鹭” 无人机在船队上空盘旋,接着2艘导弹艇逼近,用高压水炮持续喷射领头船只的驾驶舱,甚至故意用艇身撞击船舷,导致一艘载有药品的船只出现裂缝。
![]()
更让外界质疑的是,以军登船前没有发出任何警告,而是直接通过绳索空降士兵,控制船员后强制没收了所有电子设备。
有船员回忆以军让她们把手机扔进海里,说‘不该看的别拍’,有个法国志愿者反抗,就被按在甲板上殴打。
最终,479名志愿者被全部押往以色列南部的阿什杜德港,船队的42艘船只也被以军扣押,现在还没有归还。
![]()
5天后的10月6日,以色列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言人拿着一叠照片宣称:“这些援助者中有人携带与哈马斯相关的物资,驱逐是为维护地区安全。”
当天,171名来自美、英、法、意等19国的公民被分3批送上飞往希腊和斯洛伐克的航班,这中间还包括那3名中国香港从业者。
他们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,羁押期间每天只能领到半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和一小块全麦面包,牢房里满是臭虫,很多人都出现了皮肤过敏的情况。
![]()
一直到发布会当天,479名被扣押者中已有341人被驱逐,剩余138人仍被关押在凯齐奥特监狱,其中约40人因抗议虐待开始绝食,有医生志愿者透露,绝食者中已有2人出现低血糖昏迷,却得不到及时治疗。
这场驱逐行动引发的国际反弹,比以色列预想的更激烈,瑞典政府不仅第一时间传唤以色列驻瑞典大使,还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军事合作项目。
要知道,瑞典之前每年向以色列出口约8000万美元的雷达零部件,这次暂停直接影响以军部分战机的维护。
![]()
法国国民议会更是以423票赞成、89票反对的结果,通过了 “谴责以色列过度使用武力” 的决议,要求以方立即释放剩余被扣押者。
在民间层面,欧洲的抗议浪潮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城市:10月3日,意大利米兰有超过50万人参与总罢工,抗议人群举着 “停止封锁加沙” 的标语,堵塞了米兰中央火车站周边的道路。
德国柏林的抗议者则聚集在以色列驻德大使馆外,要求以方公开被扣押者的羁押记录。
![]()
就连一向对以色列态度温和的加拿大,也有10万民众在渥太华议会大厦前请愿,呼吁政府对以方实施制裁。
联合国层面的反应同样迅速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,由前南非最高法院官牵头,负责收集以军拦截船队、虐待被扣押者的证据。
调查小组还特别要求以色列提供凯齐奥特监狱的监控录像,但以方以 “涉及国家安全” 为理由拒绝提供监控录像。
![]()
联合国人权特别报告员米歇尔・巴切莱特在记者会上精确指出:“以色列在国际水域拦截民用船队,本身就违反了《联合国》第110条关于‘公海自由’的规定,而扩大加沙封锁范围,更是对加沙民众基本权利的侵犯。”
同时,世界卫生组织也发表相关声明,称以色列的封锁导致加沙地区药品短缺率升至65%,超过3万名慢性病患者没有办法获得常规治疗。
这些国际组织的表态,不仅让以色列陷入舆论被动,更让外界注意到:以色列借着 “应对援助船队” 的名义,悄悄升级了加沙封锁措施。
![]()
真正让中国能源领域警惕的,正是以色列这次 “低调” 的封锁升级,根据国际航运协会(ICS)10月8日发布的报告,以色列已将原有的 “加沙 60 海里封锁区” 扩展至 100 海里,覆盖了东地中海的部分国际航道。
更关键的是,以军还临时关闭了阿什杜德港至埃及塞得港的短途航线海里,却是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 “捷径”,我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,有35%要经过这条航线再进入苏伊士运河,最终运抵长三角、珠三角的炼油厂。
![]()
打个比方,如果把我国原油进口航线比作 “高速公路”,那么阿什杜德港至塞得港的航线就是 “收费站”,现在这个 “收费站” 临时关闭,所有油轮都得绕路。
这种线路改变带来的影响慢慢的开始显现,原本走阿什杜德 - 塞得港航线,再经苏伊士运河,全程只要22天,现在得绕到非洲好望角,路程多了4500海里,时间延长到38天。
单船的燃油成本就增加了120万美元,加上港口滞期费、船员加班费,一趟下来多花近200万美元。
![]()
更麻烦的是,绕路好望角还得面对复杂的海况,每年10月至11月,好望角附近海域的风力常达8级以上,浪高超过5米,油轮航行风险大幅增加。
随着以色列封锁升级,黎巴嫩线日宣布 “将采取一切手段反击以色列的封锁”,当天就有2枚火箭弹落在以色列北部的海法港附近。
![]()
一旦与以色列爆发正面冲突,苏伊士运河入口非常有可能被封锁,这对中国来说可不是小事。
要知道,2024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%,其中51%来自中东地区,而经过苏伊士运河运输的原油,占我国从中东进口量的60%。
2021年苏伊士运河因 “长赐号” 搁浅堵塞时,我国原油进口曾出现5%的短期缺口,当时国内部分炼油厂不得不减少产量,导致华东地区的柴油批发价每吨上涨了320元。
![]()
现在,要是苏伊士运河因冲突再次堵塞,后果只会更严重,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风险,是 “油价波动传导”。
受加沙封锁升级影响,国际油价从10月6日开始连续三天上涨,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82美元涨到85.4美元,累计涨幅4.2%,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突破了每桶88美元。
中国石油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的李教授解释:“加沙周边海域虽不是主要产油区,但它是重要的航运通道,市场担心冲突影响原油运输,就会出现‘避险性涨价’。”
![]()
这种涨价最终会传导到国内,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,按照现行机制,当国际油价连续 10个工作日波动超过4%,国内油价就会调整。
如果油价持续上涨,预计10月下旬国内汽油、柴油价格每吨可能上涨150-200元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车主加满一箱50升的汽油,要多花6-8元,而物流公司、工厂的燃油成本也会跟着增加。
面对这三重风险,我国也准备了相应的应对措施,在战略储备方面,中石油、中石化已经在10月8日启动应急机制,将国内12个战略原油储备库的库存维持在90天以上的安全线。
![]()
这些储备库分布在辽宁大连、山东青岛、浙江舟山等地,总储量能满足我国3个月的原油进口需求,即使短期通道受阻,也能保障国内基本供应。
在运输通道多元化方面,我国正在加强与中东国家的陆上合作:今年9月,中伊原油管道二期工程正式贯通,这条从伊朗阿瓦士到伊拉克巴士拉的管道,每年能向我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,比去年增加了300万吨。
同时,我国还与阿曼签署了 “原油铁路运输协议”,计划通过阿曼的铁路网将原油运至阿联酋迪拜港,再通过海运回国,避开加沙周边海域的风险区。
![]()
但这些措施只能 “治标”,要从根本上化解风险,还得从地区局势入手,我国外交部在10月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说,“中方反对任何加剧地区紧张的行为,呼吁以色列立马停止扩大封锁,释放被扣押的无辜人员”。
同时提议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 “中东能源通道安全会议”,邀请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 “航运安全保障方案”。
这种表态并非没有依据,作为中东原油的最大进口国之一,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地区和平,毕竟只有中东稳定了,原油通道才能安全,国内的能源供应才能有保障。
![]()
回头再看这场风波:从19国公民被驱逐的人道争议,到加沙封锁升级的地缘博弈,再到中国原油通道的风险应对,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全球化时代的 “命运相连”。
加沙监狱里一名志愿者的遭遇,可能会影响雅典街头的抗议;以色列海军扩大的封锁线,可能让中国车主多花几元油钱。
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了解这些风险不是为了焦虑,而是为了理解:中国的能源安全,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问题,它与中东的和平、国际航运的稳定紧密相连。
![]()
而对国家而言,如何在维护能源安全的同时,推动地区局势降温,将是未来长期需要面对的课题,毕竟,比起绕路好望角的成本,和平稳定才是最宝贵的 “能源”。
如今,凯齐奥特监狱的绝食者还在坚持,加沙海域的封锁线仍未解除,中国的油轮还在绕着好望角缓慢航行。
这场由援助船队引发的风波,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,但它给我们提了个醒: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,只有提前布局、多元应对,才能守住我们的能源生命线,让加油站的油价更稳定,让工厂的机器转得更安心。
上一篇:重庆要闻-七一网